作者本報記者黃國樑、李光儀
中華文化總會的紛爭,在劉兆玄宣布「不再玩了」之後落幕。但後續的問題才剛剛開始,不是結束。
回顧民進黨和劉兆玄的交鋒過程,可說各有立場。但毫無疑問的是,雙方都用了政治方式在角力,讓這個掛著「文化」為名的單位,赤裸裸地把其本質攤開給社會大眾看:這就是一個「政治」組織。
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的一句「不是叫做上官鼎,就是文化人」,正是對政治力介入的最佳寫照。
劉兆玄以「上官鼎」為名寫武俠小說,被執政者拿來說嘴,外界評價不一。但忙著要接任的蔡英文,確也與文化扯不上太多關係。那麼並非文化人的蔡英文,挾總統之尊,要取得會長的頭銜,意欲為何?
上一次民進黨執政,陳水扁曾把「中華文化總會」大費周章地改名為「國家文化總會」。取得這個組織的主導權,若是為了去中華化,這當然是不少會中人的疑慮,假如蔡政府的真正目的是如此,當然也就大可不必了。
但另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是,劉兆玄擔任會長期間,以「中華文化」之名,與大陸文化、政治界頗有往來,蔡英文在兩岸關係即動的此時,是否有循此文化小徑,開闢兩岸的第三軌道?甚至已有人揣測,內定祕書長林錦昌即身負此一重任。
假如真是如此,那麼蔡政府亟欲拿下中華文化總會,並非無據。只是這麼一來,政治色彩恐怕更濃了,而且此一時彼一時,當兩岸交往的大前提不存在,以文化作為第三軌是不是走得通,也得打上個問號。
但無論如何,蔡政府傾洪荒之力拿下了中華文化總會,能夠想到以後要用這塊招牌做什麼,總比為取得位子而取得位子好得多。
否則,此役雙方都遍體鱗傷,又毀了一個算有做事的半官方機構,恐怕划不來。
引用來源: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9B%B4%E8%A8%80%E9%9B%86-%E6%B4%AA%E8%8D%92%E4%B9%8B%E5%8A%9B%E6%8B%BF%E4%B8%8B%E6%96%87%E7%B8%BD-%E8%94%A1%E6%83%B3%E5%81%9A%E5%95%A5-181100117.html
律師的貪婪之路: 良心是最後的底線
作者: 德博拉.羅德 Rhode, Deborah L.
譯者 : 張群/ 溫珍奎/ 丁見民
出版社 :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 2009/12/20
語言 :繁體中文
定價 / NT$320
反核謬論全破解: 你真的100%了解核能了嗎 ?
作者: 陳立誠, 核能流言終結者團隊
出版社:獨立作家
出版日期:2014/11/24
語言:繁體中文
定價:250元